為薔薇科植物西南委陵菜 Potentilla lineata Trevianus 的干燥根。秋冬季采挖,洗凈,干燥。
多年生草本。根粗壯,圓柱形。花莖直立或上升,高達(dá)60cm,密被開展長(zhǎng)柔毛及短柔毛。基生葉為間斷羽狀復(fù)葉,有小葉6~13(~15)對(duì);連同葉柄長(zhǎng)6~30cm;小葉片倒卵形或倒卵橢圓形,先端圓鈍,基部楔形或?qū)捫ㄐ危吘売卸鄶?shù)尖銳鋸齒,上面伏生疏柔毛,下面密被白色絹毛及絨毛,托葉膜質(zhì)。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,較小;托葉大,革質(zhì),卵形,鞘狀抱莖,兩面生毛。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;花瓣黃色;花柱近基生,子房無毛。瘦果光滑。花、果期6~10月。
云南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生于海拔1100~3600m的山坡、草地、灌叢、林緣、地邊。
味澀, 性涼。歸胃、大腸、肝經(jīng)。具清熱止血, 收斂止瀉之功。用于食積腹痛,瀉痢,痢疾,咯血,吐血、衄血,痔瘡出血,崩漏,帶下,痛經(jīng);燒燙傷。德昂族將根用于收斂止瀉。用于赤白痢疾,腸炎,消化不良。
全草含黃酮類等成分。具有抗菌作用。
本種收載于2 0 0 5 年版《云南省中藥材標(biāo)準(zhǔn)》第四冊(cè)·彝族藥(Ⅱ)。有研究表明,其有較顯著的抑菌作用。所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是一類生理活性較強(qiáng)的化合物,具有抗氧化、抗癌、抗菌、抗病毒等作用, 且資源豐富,具有較好的研究、利用價(jià)值。